亚洲成a√人片在线,正在播放极品白嫩一线天,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白浆,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旅游

甕安縣白花村:魅力民族村寨綻放鄉村振興光彩

2024年09月29日14:5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一個村莊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與鄉愁印跡,見證著過往,展望著未來。2024年,貴州省啟動“鄉愁印跡——貴州村史村事征集”主題教育活動,旨在記錄和展示鄉村文化與發展成果。

甕安縣玉山鎮東北面的白花村,是甕安縣內白苗的聚集地。2011年,白花村被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組委會授予“貴州30個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稱號。

1 圖為甕安縣玉山鎮東北面的白花村村貌一角。

甕安縣玉山鎮東北面的白花村村貌一角。

白花村村名的由來頗具傳奇色彩。據說源于村里的兩座大山,一座是“白巖營”,位于村中央,山頂巖石呈白色,明清時期為甕安民間武裝反清復明組織駐軍的“三大營”之一;另一座是“花坡”,村東的這座山形似大象頭,與另一山坡相接如象鼻,山上土層薄,長滿映山紅、冰鳩等草本植物,春夏秋三季繁花似錦,十分壯觀。1980年3月建村時,取兩山中的“白”與“花”合并而成“白花”,白花村由此得名。

白花村早期稱“白巖”,無土著居民,人口始于明朝中期,為遷徙移民,源于明朝軍隊南下屯軍。最早居住于此的是丁、錢、羅、劉四姓,據傳丁家出過一代武舉人,錢家、劉家是當地富豪,四姓家族當時僅有70人口。后因勞動力需求和戰亂等原因,先后引進和接收了一批來自江西、四川、湖南、江蘇等地的人口。2020年11月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村內共有45個姓氏。

2 圖為甕安縣玉山鎮白花村一角。

甕安縣玉山鎮白花村一角。

白花村地域面積12.4平方公里,物產豐富,主要有烤煙、茶葉、蔬菜、水稻、玉米等;礦產品以煤、鐵礦、鋁礬土、硫鐵礦、鉛鋅礦為主。水資源也較為豐富,有大龍井、晏家灣、坪上、汪家塘、白花山塘等山塘,板布河流域途經該村1.5公里,叫馬渡河,塘坎上水庫主壩坐落于該村獅子山。截至2023年末,村內人均純收入達16880元。

白花村歷史悠久,寨中有不少上百年的古樹。羅家莊組對門寨通村公路旁的古桑樹,樹齡187年,樹高13米;還有一株樹齡177年的柿花樹和一株樹齡137年的樸樹,這些古樹是白花村的“保寨樹”,見證著村寨的發展和祖祖輩輩的生活,承載著幾代人的奮斗故事,成為村民引以為傲且懷有深厚感情的對象。

3 圖為甕安縣玉山鎮白花村種植基地。

甕安縣玉山鎮白花村種植基地。

作為甕安縣內白苗的聚集地,白花村的苗族文化、民俗得以世代相傳。每逢節日,苗族村民身著傳統服飾,跳起金錢桿、九龍穿洞、蘆笙歌舞來歡度。2016年,白花村的苗族舞蹈“搓梗仔·采阿詩”被列為貴州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譯為漢語即“九龍穿洞”,意為吹著蘆笙跳舞。每年“三月三”“六月六”,苗族青年男女身著傳統服飾,相約山間田園,談情說愛,消除勞作疲勞。

4  圖為甕安縣玉山鎮白花村村貌

甕安縣玉山鎮白花村村貌

近年來,白花村依托“貴州省30個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稱號,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搓梗仔·采阿詩”民族文化為抓手,在群眾大力支持下,自發籌集資金購買活動物資,舉辦苗族“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文化活動。2024年7月,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傳承非遺慶苗族“六月六”節日活動,將苗族文化、非遺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吸引近1萬人次游客。

多年來,白花村先后獲得“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全省文明村”“貴州省森林村寨”“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州級“五好”基層黨組織、“全縣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這些獎牌成為村里一張張精美的“名片”,為白花村的鄉村振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文/圖 冉婷婷、王媛儷)

5 圖為苗族村民穿上傳統服飾歡度節日。

苗族村民穿上傳統服飾歡度節日。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