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a√人片在线,正在播放极品白嫩一线天,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白浆,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畢節金沙:一條古道串今昔

2024年09月06日09:3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在貴州的崇山峻嶺中,坐落于赤水河畔的金沙縣清池鎮是一個因水而生、因路而興的地方。

清池鎮位于川黔兩省畢節、遵義和瀘州三市相鄰八鄉鎮交界處,轄區的漁河村是畢節市海拔最低的地方。赤水河從云南省鎮雄縣一路蜿蜒而下,平緩地穿流于金沙縣清池鎮與四川省古藺縣椒園鎮之間,為清池鎮成為川鹽入黔的邊貿集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清代詩人鄭珍的詩句,描述了赤水河沿線的熱鬧場景。據《清池鎮志》記載,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川鹽入黔,鹽運路途有水、旱兩條。水路是從茅村(茅臺)逆流而上,旱路是從永寧(敘永)翻山越水而來。水、旱兩道都匯聚于境內的魚塘河,然后從此通過清水塘場(清池)進入新場(金沙)大鹽號。

川鹽入黔、黔茶出川,作為水、陸兩條運輸線路的交匯點,清池鎮逐漸成了當時“黃金線上”的古驛站。家住清池鎮漁河村的陳碧堂,17歲開始就跟著父輩們在水路上的魚塘河古渡口撐桿擺渡。陳碧堂說,清池鎮境內有兩個渡口,在距離魚塘河古渡上游約1公里的地方,還有一個義渡口。

跟隨陳碧堂的腳步,筆者一行走在沿河逼仄的石頭路上往義渡口進發,腳下的碎石不斷順坡滾落。“這路真險啊,空著手走路都覺得懸,真佩服以前的挑夫。”筆者不由得發出感嘆。

“到了,原來的義渡口就是這里。”陳碧堂的話語把大家的思緒拉回了現實。定睛一看,原來的義渡口在歲月沖刷下不見了蹤影,只在赤水河畔留下了一塊月牙狀的平地,只有平地背后的崖壁上,“川黔義渡”四個赭紅大字無聲訴說著這里曾經的喧囂。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歷史是不可磨滅的時光,在歲月的沉淀中愈發厚重。鹽茶古鎮清池亦是如此。在與“川黔義渡”一路之隔的山坡上,藏著國家級保護文物單位——茶馬古道(金沙段)。

“聽父輩們講,這是川鹽入黔的必經之路,部分川鹽由馬幫走茶馬古道到清池;有些則是從‘川黔義渡’上岸后,由挑夫挑到集市上。現在,古道上還殘存著馬蹄印。”陳碧堂說。

循著前人的足跡,行走在青石鋪就的茶馬古道上,耳畔似乎還能聽到歷史深處急促的馬蹄聲。可呈現在面前的事實是,昔日喧囂的雄關古道而今空空蕩蕩,傳說故事也殘缺不全。好在,茶馬古道旁,幾塊立于清朝不同年間的石碑保存較好,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見。這些都是茶馬古道的一部分。為了保護好這些文物,清池鎮除了做好日常巡查外,還在附近安裝了相關設施。

正是這條茶馬古道,串起了清池鎮層層疊疊的繁華往事。

茶馬古道(金沙段)。

茶馬古道(金沙段)。

“古鎮清池故事多,開口就是幾大籮。千年人物千年事,喝杯貢茶慢慢說。”流傳于當地的一句順口溜,道出了清池鎮深厚的文化底蘊。歷經歲月沉淀,清池的文化被裝進了一個叫“江西會館”的地方。

江西會館位于清池鎮街上,是明、清時期江西籍在外經商的人士等捐資在異地建立的館所,也是當年清池鹽茶文化遺存下來的保存最為完好和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江西會館的建筑風格別具一格: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魚池、小橋、山門、戲樓、前殿、正殿、后殿,引來不少文人墨客到訪。

盛夏時節,筆者一行步入江西會館,一股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讓人瞬間平靜下來。會館內,雕欄玉砌、樓臺瓦榭散發出古老的味道,恰似訴說著這里曾經的繁華。時至今日,清池鎮發揮江西會館文化服務職能,在里面展陳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其中,一塊“百年清小”的展板讓筆者印象深刻:“清宣統元年(1909年),從大定府(今大方縣)優級師范學堂畢業返鄉的羅子章、康筱舟、陳有徽等人創辦了‘清水塘初小學堂’,即‘清池小學’的前身,是金沙縣內創辦最早的新學。”

短短一段文字,印證著當地厚重的教育史。2009年“百年清小”校慶過后,清池小學在川黔兩省周邊鄉鎮產生了廣泛影響,前來參觀學習交流的學校絡繹不絕。清池小學結合地方特點,提出打造“紅色學校”“綠色學校”和“特色學校”的辦學理念。

清池鎮黨委書記徐應猛說:“清池人非常重視文化和教育,鎮里邀請曾在金沙縣清池鎮中心完全小學擔任了15年校長的羅成仲,專門編撰《清池鎮志》、創辦《清水塘詩社》,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文化熏陶下,有些人家省吃儉用也要供孩子上學。每年,從清池鎮走出去的優秀學子不在少數。”

采訪結束,徐應猛意味深長地說:“以前交通沒有現在便利,清池鎮都積累了厚重的文化,現在高速貫通,我們更要通過教育讓孩子們走出去,學成歸來后,更好傳承和發揚清池的歷史文化。”(高大濤、龍媛、胡艷群、嚴飛、李朝舉)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